您當前位置:網站首頁 >> 中華文化 >> 綱常倫理 >> 中華倫理

中華倫理

2010-07-03 15:18:25 来源:中華世界大道總會 瀏覽:5599

中華倫理

 

中華倫理,是國人生活的源頭活水。千古以來,滋潤著國人的心靈,涵蘊出國人生活的品味。近世由於禮義不行,道德淪喪,和法紀的廢弛,致令活水源頭,早受污染。當今情況,更日漸枯竭。為求積極疏導,徹底淨化,不能不喚醒人文意識,不能不喚回倫理精神。中華民族,源遠流長。四維八德,綱常倫理等,無往而非人類之至德。但身體力行,需要先有簡明之了解。傳承發揚,豈能缺具體之領悟?但認知抽象觀念,簡明不易,具體實難。作者昔曾揣摩多年,今特試編此一小冊。

 

其所「輯」-涵括三達德(智、仁、勇)、四維(禮、義、廉、恥)、八德(忠、孝、仁、愛、信、義、和、平)、十二守則(忠勇、孝順、整潔、仁愛、和平、助人、禮節、服從、學問、信義、勤儉、有恆),以及傳統之文化精義(如誠敬、如中道、如倫常等),但願沒有重大遺漏。其所「編」-仿青年守則,加以增補。

 

其所「解」-融合今古,力求通俗,但願能易讀易懂。其目的-期盼我中華兒女,人人得讀,人人奉行,特別是當代的新新人類們。

 

    其動機-緣起於八十八年三月十三日,海內外同胞舉行中華民族聯合祭祖大典於台中縣清水鎮天極行宮。筆者有幸參與,並應邀發表演說。講後不斷有人索取講稿,乃就大綱擴編而成。作者淺陋,難免疏失,願各界正之教之為感。善心人士,以共襄義舉為幸。

 

 

倫理的認知

 

前人有荒漠甘泉之作,我獨愛源頭活水。中華倫理精神,恰正似生活的源頭活水,千秋萬世,不停的滋潤著國人的心靈。

 

五倫原則,無所不在。生活的秩序靠它建立,靠它維繫。從而產生尊重、友愛與和諧。個人與個人之間,個人與群體之間,今我與昔我之間,都可能透過尊重與適應、溝通與妥協,關係更為改善,有助於追求發展、進步與繁榮。

 

五倫精神,也無所不在。人類的心靈須靠它淨化。都能在真正的關懷、基本的安樂、和無比的溫馨中,讓生活的品質更為改善,更為提昇。那是人類的驕傲,人生真正的價值。但源頭必須維護,清渠必須保養。我認為把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道理,不斷撿拾起來,不斷為社會大眾加以詮釋和宣導,該就是最好的維護和保養了。

 

 

倫理是什麼?

 

倫理是規範人際關係和維持生活秩序的一種手段。也是提升人性品質,有別於其他動物的手段。中華倫理即是把人際關係分作五類,所謂五倫之教。父子、君臣、夫婦、兄弟和朋友這五類關係,各具備若干共同原則,大家無條件信守,家庭和社會可賴以安定。在安定中追求進步與繁榮,自然有利。以夫婦這一種關係為例,基本原則是相對的,是平等的,是彼此尊重的。至於工作上依體能而分工(如男主外女主內),權責上依支持家庭和保護家人的需要而分配,都不可違背這些基本的原則。這些原則雖然為後世腐儒曲解了不少,被歷史扭曲了很多。今天如言重振倫理精神,還是得重申這些基本原則,加以重視。(夫婦順,指雙向順暢,並非單向順從。)

 

上古的生活秩序依賴倫理維持,但「倫理」出於自動自發,缺少強制接受的功能。所以到了春秋末世,人心敗壞,倫理不彰,而有「禮失而後言法」之論,成就法家一脈。法律可以嚇阻,可懲罰,具備強制性,自然更能夠維持秩序了。

 

但,生活秩序如只能靠強制接受,人性便淪入二流了。二十世紀末世的今日,我們的法律權威也又喪失了,要想重建生活秩序而長遠維繫下去,必須「法失而後復禮」,同時「崇法」!這是標本兼施的辦法。標指法,本指禮。後面會略作申論。

 

什麼是人性的一流驕傲?我想倫理的功能便是。日本作家達三先生曾經謙稱,日本這個民族只能偏愛一些二流的驕傲。大約指庸俗、膚淺、以物質為重,和強迫接受的生活秩序而言。人際關係如粗作分析,不過利害與感情。父母生兒育女,妥加照顧與撫養;年老喪失行動能力和生活能力,接受兒女照顧與奉養,本都是利害。可是我們的祖先不說是利害。而說是倫常,是天性!有多麼可愛,又多麼可貴。人類本是虛偽的動物,強把利害當倫常好像是很虛偽的行為。沒錯,但如透過文化的薰陶和倫理的提升,能夠化虛偽為崇高美德。化虛偽為高尚的情操,不正是人性的一流驕傲?所以,倫理也是提昇人性品質的一種手段。

 

 

為什麼提倡倫理?

 

()自然秩序的啟示-「天地位焉,萬物育焉,四時行焉,百物生焉」。天體運轉,四季運行,自然界憑仗的是和諧而順暢的秩序。自然秩序是穩定不搖的,即所謂天行健。試想,假如自然界忽然脫序。有多麼嚴重?恐怕不是天下大亂,而是宇宙毀滅。

 

()國家功能首重秩序-現代政治學認為國家的功能有五,依次為秩序、安全、公正、福利和自由,以秩序為首要。人類的生活用秩序來規範,可以獲得安定。在安定中,更有利於謀求發展、進步與繁榮。人生所求,不過安樂。有些事安而不樂,有些事樂而不安,安樂之求得和保障,亦依賴秩序。倫理,便是上古建立生活秩序的手段,也是維持的手段。

 

()人性的呼喚-在前節「倫理是什麼」中約略論及,以倫理為手段而維繫住生活秩序,是人性一流的驕傲。我們何幸生而為人,更何幸生而為中國人,怎能不憑恃倫理以提升人性,力爭一流的驕傲。

 

()社會正需要重建生活秩序-當前的亂象,早已超越常情,也超越人性了。殺人不一定為尋仇,可能殺上二十刀、三十刀,可以毀屍,可以滅門。視宋襄公「不重傷,不禽二毛」,真不可同日而語。色情犯罪已發展到閹夫、姦女、找雛妓、強暴幼童。經濟犯罪時見虛設行號、逃漏稅、炒地皮、炒股票、竊佔國土。社會犯罪層出不窮,吸毒販毒、詐欺搶劫、忤親犯上、少年飆車殺人。犯罪年齡日趨下降。離婚率為亞洲之冠,未婚生子佔人口千分之一點六。社會迫切需要秩序,以言建立秩序,憑倫理為治本,憑法律為治標。當今社會病重,必須標本兼施。此外,還需要全面動員,下面略作說明。

 

 

怎麼實踐倫理?

 

()標本兼施-前已談到,三代之世維持家庭與社會秩序,靠倫理與禮教。相沿到春秋末世,人心敗壞,禮的功能衰退,所謂「禮失而後言法」。韓非、李斯、申不害、李悝、管仲、商秧等上承孔門荀子主張,成就法家一脈。運用法律的強制性,嚇阻性,以補救倫理禮教之不足,協助維持著生活的秩序。至今二十世紀末葉,法律亦已喪失其公正性,喪失了權威,無補於百病叢生的社會。如欲重建生活秩序,必須標(法律)(倫理)兼施。刑亂國用重典,順序上首當重振法律權威。如何修訂不合時宜的法律條文,改進訴訟程序,改善司法風紀,嚴明執法,杜絕金錢污染、政治干預、和暴力介入,必須由政府痛下決心,從速頒訂「重振法筆權威五年計畫」。寬列經費,限期完成。可望懲罰犯罪,和嚇阻犯罪,收治標之效。

 

()全面動員-治本之道,從改善人心著手,而倫理效果雖緩,終是根本之圖。西方咸認人類文化有三個根源,希伯來貢獻了宗教,希臘貢獻了文藝、羅馬貢獻了法制。直到近世,西方人才發現中華倫理實為世界文化第四個根源。中華倫理規範人際關係,接觸到人生問題的核心。順序上,亦得依賴政府愷切反省和痛下決心,同時制訂「重振中華倫理精神五年計畫」。廣聘專家學者,研發出切實可行的方案。計畫首先要確訂「中華文史哲教育政策」,作為我國教育哲學。確認「倫理、民主、科學」並重的國策早已偏枯了半個世紀,務使倫理經費稍稍和民主與科學取得平衡。其次獎助民間社團和國人,共同研究實踐倫理的具體做法。他如修訂國民生活須知,頒布施行。先讓「倫理生活化」。社會方面應該實踐「國民生活須知」,傳承善良的風俗習慣。這些對我們日常生活的言行舉止,都有自然而不勉強的約束與規範,前面已作簡單說明。加強社區服務,傳授生活有用的知識、技能,灌輸正確的價值觀。加強育樂中心的功能,往生活藝術化方向發展,達到古人所謂的「依仁游藝」。例如森林浴不止功在運動和洗滌塵囂,還可以淨化心靈。要淨化媒體報導,減少誨盜、誨淫、和貪婪的誘因。在上位的人士和成年的人士,要處處時時自作檢討,作為模範。人人要為天覆地載之德,人群給我的貢獻,知所感恩而謀求回饋,使風氣回歸敦厚。最要緊的是要重行為青少年定位,讓他們受到適當的尊重,但不是縱溺。

 

學校方面不妨再提倡「青年守則」,使青年學子們,在求學階段即能了解到作人、做事、和處人的知識,以及知道自己在這個時代、這個社會、這個家庭中應守的分際。教師專業之外,更能敬業,身教重於言教。充實學生的生活教育,注意到多元化。落實休閒活動,讓青年人旺盛的精力有正當發洩管道。對於不能升學的學生特予關切,畢業後追蹤關心他們。對於在校的學生,指導他們正確的價值觀。要真正能尊師重道。知所感恩。一向為社會痛心的事實,如國中、國小時代的欺騙,升學第一等,絕不再重見。

 

家庭方面還可以推行「朱子治家格言」,比照當前生活環境略作修訂。對子女杜絕縱溺,提升適當的尊重。對家人一本倫常之道,力求和諧相處。包括以子女為友,深入其內心世界,多作了解。穩固夫妻關係,強化家庭基礎。須知多少成人的悲哀和兒女的不幸,都由家庭破碎而來。成人要以身作則,以身教教導晚輩,知所感恩。父母給了我們生命,撫養成人,提供教育。長輩照顧我們,他們服務家庭與社會是間接嘉惠了晚輩,為我們傳承了文化精神和善良的習俗。

 

很多現象都不是任何個人或家庭或團體可能自行解決的事,必須由政府積極而切實改善。諸如家庭組織不健全、生活環境不良。又如學校制度僵化、目標短視、資源分配不公,師資水準頗有人認為偏低,教育風氣敗壞(如要學生為參考書而撒謊、圓謊)。再如社會風氣敗壞,黃色黑色犯罪,暴力犯罪都層出不窮。法律權威盡失,已不足以嚇阻和懲罰犯罪。不良的誘因太多,在在誘人入罪。都是日益嚴重的事實。

 

新新人類不能自外於家庭與社會,就得先接納家庭與社會,再盡力讓自己為家庭與社會人群所接納。新新人類都有旺盛的精力,就得投入人群而充份發揮,力求利己利人而有建設性的貢獻。新新人類的重要在明天,但今天先要認知再認知,而後立志做一個有用的人。

 

但,為什麼不立個大志-接受倫理。實踐倫理、發揚中華倫理的精神?那將是不朽的志業,那必是劃時代的成就。

 

 

倫理與道德

 

一、倫理

 

狹指中華民族的五倫之教。五倫,則指人際關係的分類。大致分為『君臣』(今則國家與國民的關係)、『夫婦』、『父子』、『兄弟』和『朋友』等五類。五倫之教,指各類關係相處的基本原則。大致是君臣義、父子親、夫婦順、兄有弟恭,和朋友有信。倫理的功能,大抵有三:

 

()指導人際關係:人人和睦相處,保障共存共榮。

 

()維繫生活的秩序:使人有規範與約束,事有條理和層次。發展順暢,日更繁榮。

 

()提升人生的價值:使各有做人的尊嚴與驕傲,得享倫常的溫馨。如問倫理是什麼,正是上述的三點。如問為什麼倡導倫理?為了實踐上述的三點。

 

如問該怎樣實踐?不是說的,是做的!要標本兼施,要全面動員。『標』指法律,『本』即倫理、公不公平,只求人人各守分際就好。則首先出現的是安定,伴隨而來的是秩序,是進步繁榮。繁榮為社會所共享。

 

倫理出於自動自發,其維繫的功能自屬治本之道。但是到了春秋末世,『禮失而後言法』,有必要運用法律的功能,才彌補了倫理所缺乏的強制力。

 

父子之間雖有育幼和養老,但古人不言利害,只說是天性,只說是倫常。再因為有DNA的關係,無法取代,故改說『父子親』,不說父慈子孝。像李鴻章位極人臣,名滿天下,還非常在乎『尚有慈親喚小名』的溫馨,足以見人性的光輝和價值之所在。『夫婦順』所標榜的是雙向的『和順』,家和萬事興,並非女主人必須順從男主人。『君臣義』所標榜的在義,君上的仁明,和臣下的忠敬,都要正當,都要符合社會公義。

 

當前的社會,倫常淪喪,法紀廢弛,至於極點。興言重振倫理精神,自非標本兼施不可。此外,每一個人、家庭、學校、機關團體、公司行號,自亦非多方配合、全面動員不可。因為個人努力成果,很快被社會全面腐化所侵蝕。倫理已偏枯了大半個世紀,很不符合國策所宣示的『倫理、民主、科學』三者要並重。政府尤其應該平衡國家總預算,來挽救倫理與人文的偏枯。

 

 

二、道德

 

道就是道路,其引伸的意義則是道理:

()做人的道理──修持自己,提升人性。

()做事的道理──謀生回饋,忠實盡責。

()待人的道理──尊重自重,和諧友愛。

 

德-乃是上述三條道路上各個人修持之所得。也就是做人的堂堂正正的形象,做事的勤勤懇懇的結果,和待人的誠實寬厚的表現。

 

    道德-為一合成名詞。由上面的說明可知,道德並非深不可測、高不可攀、抽象的神話。而是,每一個人或社會大眾,在上述三條道路上的正面表現。像嘉義何老人造橋修路的精神,像無數慈幼孝親的事跡,都是道德,他們都在積德。

 

帝王的道德,在於福國利民。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時,還忙著搞計畫經濟,使百性更富庶,並不在意建立周朝周國。像武王周公的繼志述事,共同構成『周德厚』,都算是帝王的道德。像周公在遷都洛陽後,告誡成王的話中有一句:『無德易以亡』。洛陽無險可守,意指如人君失德,政權必將轉移。倒可以縮短打仗的時間,減少民間生命財產的損失,其宅心該是何等的仁厚。

 

 

三、倫理即道德──但有其特定的範圍:指導人際關係。

 

道德不等於倫理──道德涵蓋面廣,不止於倫理而已。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新世紀中華倫理叢書

出版單位:中華世界大道總會

協助單位:道家萬玄仙宗三清道院總院

著 作 者:汪 希 教 

發 行 人:李隆漢 理事長

彙整編撰:王廣玉 推展委員

郵政劃撥:50022068

    名:中華世界大道總會李隆漢

地  址:台北縣三峽鎮白雞405

電  話:+886-02-86712253

傳  真:+886-02-26730693

電子信箱:china_taoja@xuite.net

網  址:www.cwg.org.tw

出版年月: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四月

 

上一篇:愛世文
下一篇:没有了
相關文章
關於我們 - 回首頁 - 回歡迎頁